易教网-南昌家教
当前城市:南昌 [切换其它城市] 
nc.eduease.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:400-6789-353 010-64436939

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
易教播报

欢迎您光临易教网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南昌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!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,打造南昌地区请家教,做家教,找家教的专业平台,敬请致电:400-6789-353

当前位置:家教网首页 > 南昌家教网 > 家长加油站 > 老人教育孩子常说这10句 话,爸妈一定不能忍

老人教育孩子常说这10句 话,爸妈一定不能忍
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17-10-27

近日,有新闻曝出,杭州救助站救助了一位从诸暨逃学到上海又到杭州的13岁少年。据了解,这已经数不清是少年小磊的第几次逃学了,爸爸甚至辞职将他转学到了老家诸暨,还是无能为力。

而小磊之所以有恃无恐地逃学,就是因为去年他扒火车逃学到嘉善,奶奶赶过去接他时,坚决表明拥护孙子的立场,并跟小磊说了句“有奶奶在,不用怕你爸!”

中国隔代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,被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几乎都听过一些经典口头禅吧。其中的负能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,如果发现家中的老人带娃时出现了下面几句话,千万记得提醒他们。

1

小孩子家,没什么大不了的,拿一个尝尝吧!



《欢乐颂》里樊胜美的妈妈,也是雷雷的奶奶就说了一句典型的带娃口头禅:小孩子嘛,玩玩没什么关系的了,什么了不起的啦。

你也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场景:孩子逛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而走不动路,一般这时候,当妈的会制止孩子,教给孩子因为没有付钱,这个暂时不能吃。而老人出于心疼孩子,可能就会怂恿孩子伸手去拿:“怕什么,尝一个有什么关系!”

或者当孩子在公共场合给他人造成困扰被指责时,老人不以为然地说:“你跟小孩子较什么劲!”

因为这一句对“规矩意识”淡漠的话,孩子可能就理所当然的认为,吃一个没关系,拿的不多就没事,况且“我还是个孩子”……以致于渐渐长成不会自我管理,社交场合没有风度缺乏教养的人。

2

都是桌子不好,把宝宝撞疼了,打它。



孩子不小心撞在桌子上摔倒了,很多老人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,第一句话就是:打它,桌子不乖!

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责任,这从来不是正常的教导方式。摔倒了就是摔倒了,是因为自己没有站稳或是大人没有保护好,不能抱怨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。孩子从这句话里学会的是是非不分,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统统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。这样环境下长起来的孩子,往往不善于自我反省和改正,非常容易变得自欺欺人、自我自私、推卸责任。

3

不好好吃饭,不管你了!



“不听话,不理你了!”威胁是很多老人的惯用伎俩。为了让孩子言听计从,就拿出孩子最在意、最害怕失去的东西来威胁他,致使孩子就范,哪怕他最终的妥协不是出于心甘情愿。

老实说,这么做的确很容易奏效,孩子可能会快就“乖”了。可长此以往,一方面会不断消磨孩子对大人的依赖和信任,另一方面也间接的教给了孩子,让他人服从自己,采用威胁这种“简单暴力”的方式没有什么不妥。

4

不要动!不要碰!



老人对孩子爱之深关之切,孩子在户外撒欢,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,于是常对孩子说:“慢点跑,你就不能老实一点!”甚至会出于担心成天抱着孩子。

为了不让孩子把屋子搞乱或者避免一些伤害,老人看娃时常常把“不许玩水,把衣服都弄湿了”“别自己吃饭,吃的到处都是”等等挂在嘴边,其实这会限制孩子的探索欲望,不利于孩子成长。

孩子天性活泼好动,永远充满了好奇心,他们就是从乱中脏中学习成长。但这些“禁令”会扼杀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,让孩子变得懒于走路,凡事都想依赖别人,也会形成不敢冒险的意识,长成胆小怕事的孩子。

5

谁把我们弄哭的,都是爸爸妈妈不好。



父母教育孩子,老人出来护犊,常说“不要妈妈了,让坏妈妈走开。”“你跟孩子来什么劲!”

老人对着孩子这么说,不但会分隔孩子对父母的爱,还会让孩子学会不尊重别人。另外,也会让孩子产生有庇护伞的思想,觉得有老人在,父母也拿我没办法。

还有些时候老人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埋怨父母,“我去做个饭,孩子怎么了呀,你怎么带的啊!”

这会间接造成孩子认为父母无能,觉得根本无需听父母的话,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。

6

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抓你!



警察叔叔、大灰狼、蜘蛛、老妖怪......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片抹不掉的阴影。

用警察来吓唬孩子,一是把警察妖魔化了,二是这根本就是一个不会实现的谎言“恐吓”。假如孩子有一天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,却因为接受到有关警察的不良印象而不敢向警察呼救,很可能就错失机会发生危险。

另外,教育的最基本就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,真正明白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这么做。总用吓唬的方式,会让孩子的心里有一种对事物莫名的恐惧感,也会产生不相信人的错误概念。

7

你妈不要你了,跟爷爷奶奶玩吧。



妈妈们是不是特别反感听到这样的话?不少老人都有这样“离间”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习惯,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,但小孩子是不会区分的,因而很容易产生恐惧难过等各种负面情绪。

这样根本不会达到孩子和老人更亲近的效果,久而久之反而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,他们会嘀咕:爸爸妈妈为啥不要我呢?有的甚至会对妈妈产生抵触情绪。

对孩子来说,分离是件很痛苦的事情。即使孩子的父母真的不在身边,需要跟着老人生活的时候,也要尽量慢声细语让孩子明白,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,心里还是很爱他的。

8

谁家孩子都不如我孙子好!



一般情况下,老人很难做到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,“庄稼看着人家的好,孩子看着自家的好”, 夸张地、盲目地认为自家孩子最优秀,无人能敌,会让孩子变得目中无人,养成骄傲自大的毛病。

孩子犯了错就要批评指正,鼓励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,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。

9

那个孩子学习不好,咱不跟他玩。



大人的眼睛总是善于发现缺点……什么“东家小孩儿不爱学习,咱别跟他玩儿。” “西家小孩儿太淘气,咱躲他远点儿。

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“好人”和“坏人”之分,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。老人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评价哪个孩子好与不好,也不要把大人的眼光强加给孩子……

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接触、判断,时间久了,孩子自己就会找到“志同道合”的朋友。

10

别告诉你妈妈!



都说“隔代亲”,有些年轻家长明显感觉到,父母对自己从小很严厉,不近人情,可有了孙辈之后,简直换了个人,整天对孙子笑眯眯,孩子要求啥就是啥。

大多数妈妈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,比如,坚决不给孩子买垃圾食品。而老人带孩子相对要“心软”一些,拗不过孙儿撒娇哭闹事事都顺着孩子,在放学回家路上让孩子赶快吃完,并交待孩子“回家不要告诉妈妈”。

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“一人一样”,孩子自动开启对比模式,觉得跟妈妈比,爷爷奶奶对自己更好。于是,孩子学会了只要做什么会让妈妈不高兴的事儿就干脆不说,就这样在老人的教育下学会了撒谎。



说起隔代教育,西方发达国家的理念与中国有很大不同。

比如,在美国的祖辈看来,养育孩子是每代人自己的责任,在特殊情况下给予一臂之力是很乐意的,但这不是他们的义务,最基本要遵守“保持距离”和“尊重父母的决策”这两个原则。

比如,美国的很多祖母虽然也喜欢带孩子,但却不是天天跟孩子黏在一起,而是每个月定期陪伴孩子,顺便教会孩子一些自己擅长的技能。

另外,当父母错怪并责罚孩子时,祖母一般不会当面指出,而是私下解释事情的原委,维护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,在事后采取补偿措施。

当孩子眼巴巴地望着糖果想吃的时候,祖母也不会宠溺,而是问:“你妈妈同意了吗?”

相比中国的祖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,他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心宽许多,懂得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,才是对孩子真的好。



事情都有两面性,祖辈家长虽然在教育理念和知识上有所不足,但是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常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

首先,父母要建立一种意识,隔代教育应该是亲子教育的补充,而不是替代,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家庭。

其次,父母应该与老人多沟通,抽空与老人聊天,讲讲科学育儿的新经验,让老人学会“培养”孩子,而不是“喂大”孩子。

最后,面对现实情况,努力在“隔代教育”和“亲子教育”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,即使不能保证每天都跟孩子相处,也要时刻让孩子心里感受到父母的关心。

在特定情况下,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并行,不失为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方式。

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:“有小孩的父母,即使对家畜等,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语言。”

由此可见,言语的影响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不容忽视。即便是“隔代教育”,一句口头禅或随口一说,可能也会带给孩子一万点伤害。毕竟,“说者”无心,“听者”有意。

搜索教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