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4-09-28
关于教育是艺术还是科学的辩论在很久之前就有了。一方面,威廉詹姆斯等哲学家、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;另一方面,英国学者培根则提出教育是一门科学。随着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,人们开始意识到大脑运行的奥秘,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中,从而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。
有人提到了一位中学老师的案例,这位老师能够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,他们把他称作“爸爸”。这位教师带领的班级在成绩和其他方面都优于其他班级。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教育建立在人文基础上,其中蕴含着艺术的成分。
笔者自2001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,注重教育的实用性,并广泛研究了与教育相关的学科,如脑科学、大脑记忆规律、大脑运行规律等。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,笔者创建了“余氏体验式学习法”,并结合了环境音乐的影响,创立了“余建祥音乐辅助学习系统”。这些都是将其他学科引入教育学的实践,形成了实用而有效的学习力教育体系。
以“赏识教育”为例,其理论是基于经验总结的,结果与科学相符:人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更好。而“狼爸”、“虎妈”式的教育则建立在行为学基础上,人类学习和生活中习惯和惯性的影响是巨大的。但是,仅仅模仿而不建立在行为学基础上的教育实践往往会失败。
可以看出,支持“教育是一门艺术”的观点是基于经验总结的实践基础。这种以人文为基础的研究使教育学充满感性的魅力。而“教育是一门科学”的观点则是将更多相关学科引入教育学领域,从而扩展了教育学的科学性。两者并不矛盾,而是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。
在今天,知识和信息的总量急剧增长。如果我们不开展更广泛、更多关联学科的教育研究,教育将只能是一门艺术,经验主义和感性将束缚我们的发展。同样,如果教育只是纯粹的科学,忽视教育的主体是“人”,那么教育也将不完善。因此,笔者倾向于教育首先是一门科学,然后才是一门艺术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教育将更高效、少走弯路。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,建立自己独特和个性化的教育艺术。